一秒记住【顶点小说】 www.dingdian888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周元虽未直言推荐李思前往镜中天求法,但他详细讲述了回梦正心宫与镜中天的不同。
李思作为一派掌教何其聪慧,初闻道宫重天资丶镜天崇勤勉之说,便明白了周元的暗示。
他知道求法之事至关重要,周元能为他引路已是助道大恩,却不能苛求其如师长般代他择路。
为此李思亦言明,道兄赤诚助道之意我己听懂,愿前往一试,观镜天妙法与丹道有何不同。
他言观望一试便是说抉择在自身,今後无论道途是否顺利,皆是他一时之选,而非周元引荐有误。
其实除了明镜真人外,李思还能修真幻仙道。
但谭越不是在出游,就是在道律塔静修,很难有时间进行答疑解惑。
并且谭越能参阅回梦初心道卷演法,其天资同样不凡,他手中的真幻仙道比之金丹道或灵幻道更为复杂。
周元不看好李思能平衡真幻虚实。
莫到头来真多一分驱幻丶虚多半分散实,本就修残法再得一枚虚实失衡之残丹,那可真就是绝路了。
“道兄,我等应该如何进入镜中天,若是不急可否等上一日再行启程。”
“明镜真人赠我宝镜一面,瞬息可至镜中天。
掌教既然有事忙碌,自然可推後几日再去拜见真人。”
“无需几日丶一日便可,我需返回山门挑选一些拜礼送於明镜真人。
道兄多与各派真人来往,日後也当随身携带些礼物表示敬重。
秘境之人虽大都不具灵智,但我等既有灵智就不可忽视拜访礼节。”
李思不知周元极善此道,并且也因此法获益甚多。
但面对他的好心提醒,周元还是回了句受教了,我以诚心见各派真人,从不轻浮自傲。
又交谈几句,李思匆匆返回偃山清源观筹备拜礼去了。
周元则与留守盖原城各级将官会面商谈战局,并为各类请功文书加盖将印佐证虚实。
晚间他又设宴款待了一众下属,好生欢闹半夜方才安歇。
翌日一早,李思携一书匣传送而归。
言匣中有各类道经百册,虽无修炼之法,却是偃山清源观多年收集所得,足以显示他的诚意。
除此之外,他还换了衣衫,卸下华美紫袍丶着一整洁青袍,去除宝光道冠丶附一青棉道巾。
却是撇去锦华宝光,回归寻常道人。
“还请道兄引路,使我得见前途。”
青袍道人捧书匣丶无剑布衣面洁净,伏身一拜敬引度丶诚心请教问前路。
“掌教何必如此,你我之间不必多礼。”
“道兄坦诚爽直,我见你自然轻松自在。
可今日不同往日,你引我入道学法就是我的引路之师,我不敬你便是不敬道,又以何心去求道。”
李思为人向来公私分明,他自认与周元关系不错,但那只是私交,而非轻慢道法的理由。
为此,前後不过一日,他再见周元时便异常恭敬,以敬礼待之,好承接这份助道之恩。
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「阅读记录」和「书架」,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,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,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!
“也罢,掌教敬法重礼为本心之愿,我却不能强求掌教此刻随心无矩。
我为镜主不可先行,否则镜光收而前路散,还请掌教先行。”
说话间,周元便激活明镜真人赠送的两仪咫尺镜,单手虚引示意李思入镜先行。
若是换了与周元不熟之人,此时定会犹豫不决,担忧镜光之後并非福地丶而是妖魔盘踞之所。
但李思颇为信任周元,自然不会为此忧心,因此毫不犹豫抬脚步入了镜中。
镜光轮转的瞬间李思便知他有大福缘了,偃山清源道亦得了好前程。
因为镜天城异常繁华,有百姓安居丶巡捕游街丶兵将镇守丶店铺林立。
这哪里是什麽求法之地,分明是一座道门天城,其不仅能辅助门人修行丶也是避难安居之福地。
偃山清源观若能於此立足,今後必有光大兴盛之日。
“掌教请随我来,明镜真人常居中宫尘镜殿,而非城中镜宝观。”
周元传送至镜中天后,收起两仪咫尺镜唤李思同行。
期间李思左顾㱏盼欲言又止,对城中布局极为好奇之下,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。
“道兄,此地商铺可能交易。”
“自然能,入典当行换取一些镜天钱币即可正常交易,此地除了售卖各类灵物外还能购置宅院。
我於此购置便宜小院一座丶得菱花??明镜一面,可在外地传送回府。”
“嘶···,以道兄福德之深厚,竟只能购买一处便宜小院,看来镜天的物价绝非寻常。”
李思对周元的印象大致为三,一是福德深厚丶二是天资不凡丶三是少年英才坦诚稳重。
在他看来,周元随随便便就能从妙道清源观获得真人法袍与法剑,又得护法狻猊赠送五彩绣球。
若这等多宝之人仅能购置小院,那他多半连小院都住不起。
“掌教却是想差了,我非苛求奢华之人,小院也好丶府邸也罢,於我而言区别不大,只要能得一居所便可。
至於宅院价格,待掌教求法功成再问不迟,想来身份变动后也能得些优惠。”
“你这麽说我就放心了,无论能否得真人看重,我皆要於此购置一座院落,好叫弟子门人瞻仰镜天之福。”
周元丶李思二人一路谈笑,向着中央宫城而去,惊得城中暗探接连向天理教主传信禀告。
天理教主闻言吩咐众暗探继续监视之馀,不由陷入了深思。
“那年轻道人两日来已进出镜中天三次,且今日又添新人捧紫木书匣随行。
他究竟是得了镜天君委托,还是有拜师之意。”
“麻烦了,他既是道人定然师出有门,若其师门中人接连而至,镜中天又岂能安宁。”
纠结片刻后,天理教主还是选择了静观其变。
概因人间难隐居丶阴土多凶险,唯有镜中天既隐蔽又安全,若非万不得已时他不会在此生乱。
“我的墓碑与骸骨皆已迁至镜天府邸,却是求一分安稳丶多一分束缚。”
“也不知那稻香土地与血河将军何时行动。
再等等看,一旦他们夺取枉死狱,我未必不能急报镜天君而获益。”
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,已经修正了,如果还是无法保存,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,清除浏览器的Cookie,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