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秒记住【顶点小说】 www.dingdian888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太上皇被她说得有些心动,觉得她说的确实有点道理。
主要现在国家正是缺官员的时候,增设科考多招了不少新官员,吴国和燕国那边新打下来的城池又需要这些人尽快上手,要是等着他们慢慢醒悟,那确实会耽误不少事。
反之,要是把这些事情都提前解决,不仅能收拢百姓的心,也能提高朝廷官员办事的效率,属实是不错的主意。
见太上皇有些心动,徐曼继续说道:“民女与家中嫂子商议,话本子写出来后赚的钱愿意全部捐给军队,也算是我们为国家发展尽一份力。”
她忙摆出自己的态度,这件事纯粹就是在为朝廷做好事,没有要占谁便宜的意思。
太上皇更满意了,国家要是能多有几个这般觉悟的人,就不愁发展了。
不过话是这么说,但想要实施起来还是很难的。
正常来说这些经验之谈都只有家中长辈愿意说给小辈听,这些东西谁学明白了谁受益,很少有人愿意把这些经验拿出来说。
“你怎么能保证,那些老狐狸愿意把这么重要的经验告诉你?”
太上皇看着徐曼,眼中带着探究的意味。
徐曼狡黠一笑,讨好道:“所以,民女这不是来求太上皇您了吗?”
太上皇哼了一声,说道:“你可别小瞧那些老狐狸,朕倒是可以下令让他们配合你,但至于说的是不是真话,就很难说了。”
“嘿嘿,民女求到您面前,求的不止是让他们配合就行,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。”
说着,徐曼用手指比了比,表示对太上皇来说,真的不是很大的问题。
看她明显是有主意的,皇帝眼中带着赞赏,心中感叹怎么别人家的孩子就这么聪明周到,自己生那么多,能用的却没几个。
“说来听听。”
徐曼便说道:“想要请人帮忙,那自然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,关键时候还需要给一点小小的好处。”
“对于那些功成名就的大人们来说,自是见惯了好东西的,一般东西入不了他们的眼,但他们也有在意的东西。”
“在朝为官,奋斗了一辈子,为的是出人头地光耀门楣,有个好名声,将来能庇护家中子孙,您说,是不是这个理儿?”
“既然知道他们在乎什么,那就好办了!民女想求您一个恩典,凡事愿意将这些经验之谈分享出来的大人们,您就亲赐一块‘光荣之家’的牌匾,且民女会亲自编撰一本《名人传》,将他们的事迹编辑成册,供后人拜读追崇,名留青史。”
听着徐曼说这一席话,别说那些老狐狸,就是太上皇都有些心动了,这又是光荣之家的牌匾,又是写进名人传的,这多有诱惑力啊!
他勤勤恳恳当一辈子好皇帝,不就是想成为百姓心里的好皇帝,名垂千史吗?
他的事迹倒是有专门的史官记载,但一般的朝臣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,除非是做过特别贡献的才有这样的机会。
如今都不用他们多付出什么,只是说说当官多年经历过的事情,从中得出的各种经验,就能换来出名的机会。
再说了,那些经验也不是说了就能懂的,还得有心之人反复阅读斟酌才能学到其中关窍,也不算烂大街。
傻子才会拒绝!
如今太上皇看徐曼的眼神,赞赏的光芒都要溢出来了。
黄公公也在旁边听得愣神,徐姑娘这一招是真妙啊,又不用太上皇和陛下付出太多什么就得一个好名声,却也能让那些大臣得到最想要的东西,一举好多得!
“老黄,你认为如何?”
太上皇缓了缓心神,看向黄公公。
黄公公看太上皇的脸色就是很心动,只是不好意思这么快答应下来,于是就帮着说道:“老奴倒是觉得徐姑娘这个主意好,咱大齐能多有些好官员,百姓也享福呢!”
皇帝最在乎的就是民生,这话说的他一点都反驳不了,便点点头,说道:“既然如此,就这么办吧,不过朕只管下旨,至于那些老东西愿不愿意配合,就看你自己了。”
徐曼连连点头:“多谢太上皇!民女一定把这事办的漂漂亮亮,绝不会给您丢脸!”
徐曼告辞离开,太上皇吃完东西也带着黄公公回宫,然后让黄公公跑一趟,让他把这件事跟皇帝说一声。
他是退下来了,平时都不掺和政事,放权让皇帝去做,但偶尔要做些什么也会知会皇帝一声,让他多少了解一些。
皇帝听说此事之后,还亲自来跟太上皇讨论一下,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,太上皇见他上心,干脆连圣旨都让他去写,自己还得了清闲。
旨意下来的时候,朝臣都很懵,什么当官的经验,还要拿去写成话本子,这正经吗?
但听到要给光荣牌匾,还要写成传记让学子们传读,这可是名留青史的大好事,这可一定要参加啊!
不过经过太上皇和皇帝的数量,还是加强了一下徐曼的想法,牌匾和写进传记都是很难得的名额,可不是烂大街的东西,一定要那种很好很有用的经验且特别独特的才能被选上。
最重要的是,朝臣们说出来的经验不能是重复的,且不能随便编个假的糊弄人,要说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和经过,要专人考证的。
最重要的是,必须是没犯过错的官员才有资格参加,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可以,同样光荣。
优先从老一辈的权臣开始,尤其是那种三朝元老,或者有过大功绩的臣子,都有优先权,且发放的光荣牌匾也有一定去权威,家里能一直传下去的。
这样一来,一些有小心思的人顿时就泄了气,别说使小心思了,他们很多人连被采访的资格都没有呢!
不过,高兴完之后,也有一些老顽固认为,徐曼只是一介女流,接触这些怕是不好,很多事情都涉及朝政了,这不有伤风化吗?
于是立刻有人站出来,想要揽下这份差事,表示自己一定能办好,绝不让陛下和太上皇失望。
皇帝看着跪在地上主动请缨的朝臣,冷笑道:“朕倒是没想到,爱卿们竟要与一介小女子抢事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