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秒记住【顶点小说】 www.dingdian888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小红连忙跪到了地上,“奴婢只是觉得,有那样一个武林高手在,他们能够活着回来,其实,已经很不错了……”
“滚!”
盛永恒愤怒地砸掉了桌上的杯子,“瞧你这点出息!你给我滚出去!废物一个!”
伴随着他的怒吼,小红终究还是起身默默退了下去……
结果才退到门口,耳边就传来了一阵剧烈的咳嗽声!
只听盛永恒十分剧烈的咳嗽着,一手捂着胸口,一边还慌张地拿来了一张帕子,捂到了自己的嘴巴上。
片刻之后,手中的帕子一片鲜红......
风雪在极北之地的冰隙中低吟,如同无数亡魂在耳畔呢喃。陆知微化作的光点已融入第九盏紫灯,可她的意识并未彻底消散,而是如一缕清风,在九灯原与九州大地之间流转不息。她听见孩童背诵《忆训》的声音,听见老者讲述祖辈抗争的故事,听见紫花绽放时那细微却坚定的裂土之声。
她笑了。
那一夜,京城史馆重修竣工,朱漆大门缓缓开启。新任“忆灯监”主官亲自将第一卷口述史册供入正殿,册名《贞元遗音》,扉页上写着:“凡被抹去者,吾等必使其重见天日。”烛火摇曳,映照出殿内密密麻麻的牌位??每一位曾为守护记忆而死的人,都被刻上了名字。
与此同时,江南私塾的桃树忽然开出一朵异色花,花瓣半紫半白,宛如泪痕染就。阿念站在树下,怀抱着沈念。孩子睁着眼,目光清澈得不像凡人。
“你看见了吗?”阿念轻声问。
沈念抬起小手,指向北方:“娘亲……还在。”
阿念心头一震。他知道,陆知微虽形神俱散,但她的意志已与忆灯同存。她是风,是雪,是灯火跳动的那一瞬光芒。她不再是血肉之躯,却比任何人都更接近永恒。
“我们该启程了。”阿念低声说,“还有太多地方未曾点亮。”
他背着包袱,牵着一头瘦驴,带着沈念踏上南行之路。沿途所见,皆是变化。小镇市集上,妇人教幼童唱一首新编童谣:“九灯亮,忆不亡,爹娘故事不能忘。”村塾里,先生不再只讲圣贤书,而是翻开泛黄的手抄本,讲述三十年前那场大火中的真相??三千婴孩因胎引术夭折,父母哭嚎三日不绝,尸体堆满乱葬岗,唯有一株紫花从灰烬中探出头来。
有人听后落泪,有人怒斥荒诞,可更多人默默记下名字,回家写进家谱。
这一日,他们抵达西南边陲的雾隐寨。此地曾是断梦司暗桩据点,百姓受控多年,连做梦都被药物压制。寨中老人说,这里的孩子从不记得母亲的脸,青年娶妻不知为何流泪,仿佛灵魂被剜去一块。
阿念走入寨中心的祭坛旧址,放下包袱,取出唤忆铃。
“这铃……还能响吗?”他自语。
沈念伸出胖乎乎的小手,轻轻碰了碰铜铃。刹那间,铃声未响,却有金纹自他额心蔓延至掌心,渗入铃身。一声极轻的“叮”,竟如惊雷炸开!
整座山寨剧烈震动。地下深处,一道尘封已久的光脉苏醒,蜿蜒而出,缠绕祭坛石柱。那些曾服药失忆的村民纷纷跪倒,抱住头颅,痛哭出声??他们想起了!想起被烧毁的族谱,想起失踪的兄长,想起某个雪夜,母亲抱着婴儿冲出屋子,嘶喊着“不能让他们拿走我的孩子”!
一个少女瘫坐在地,泪水横流:“我想起来了……我是李氏一族最后的女儿。我娘把我交给奶娘,自己投井了……她说,只要我还活着,李家就还没断根。”
人群之中,悲声四起,却又夹杂着一种奇异的释然。不是痛苦的崩溃,而是长久压抑后的释放。就像干涸百年的河床,终于迎来了第一股春水。
阿念望着这一切,眼眶湿润。他低头看沈念,发现孩子的瞳孔中,竟浮现出一幅幅古老画面:苏禾立于火坛之前,手持《梦行录》宣誓;陆沉舟跃入忘川井时回眸一笑;陆知微在冰渊中抛出铜铃,身影渐淡……
“你在看过去?”阿念颤声问。
沈念点点头,用稚嫩的声音说:“他们在等一个人。”
“谁?”
“那个能真正终结遗忘的人。”
阿念心头一凛。他知道,这场战争远未结束。萧彻虽被囚禁,但他播下的“安宁即幸福”的种子,已在朝野深深扎根。许多大臣仍主张:“往事不堪回首,何必再提?”更有地方官下令焚毁《忆训》抄本,称其“煽动民怨,动摇国本”。
而在皇宫深处,年轻的皇帝独自坐在御书房,面前摊开着那份状元策论。他反复读着那句“若人人皆忘父母之恩、师长之教、先烈之血,纵天下太平,亦不过是一座巨大的坟墓”,久久不能言语。
窗外,一名太监低声禀报:“陛下,礼部尚书求见,说有关于‘忆灯监’的要事奏报。”
皇帝闭目良久,终是开口:“不见。传旨下去,明日早朝,朕要亲自主持‘史实议政会’,凡六品以上官员皆须出席,不得推诿。”
太监领命而去。皇帝起身,走向墙边一幅古画。画中是一位怀抱婴孩的女子,身穿素袍,眉目坚毅。那是他的生母??当年因私藏皇室秘档而被赐死的沈妃。他从小被告知,母亲犯了大罪,可如今,他开始怀疑一切。
“母后……”他轻声道,“若您泉下有知,请告诉我,什么是真的。”
话音落下,画上女子的眼角,竟缓缓滑下一滴油彩,如同眼泪。
千里之外,西北牧羊少女正跪在忆灯监门前,双手捧着第九只陶罐。负责人颤抖着打开最后一卷账册,赫然发现其中夹着一封血书:
>“吾乃当年参与胎引术之医官张仲言。吾愧对苍生,然不敢逃责。此术非为救世,实为控魂。萧彻妄图以‘净化记忆’达成永治,斩断人之情根,使人如傀儡般顺从。吾等被迫行凶,良心日夜煎熬。今余生将尽,特献此书,愿后人明鉴:
>忘记不是治愈,而是屠杀。
>没有痛苦的记忆,才是真正的地狱。”
全场寂静。有人掩面而泣,有人怒拍案台,更有年轻学子当场撕毁手中《新编治世纲要》,高呼:“还我真史!”
当夜,忆灯监外燃起第一堆忆火。百姓自发前来,带来祖传日记、残破信笺、甚至一片染血的布条,全都投入火焰之中。火光映天,仿佛九灯原的辉光在此刻降临。
而在极北寒狱,萧彻蜷缩在角落,浑身发抖。牢墙上,记忆文字已爬满每一寸空间,连天花板都不曾放过。他闭眼,可那些声音依旧钻入脑海:
“你说忘记就能和平……可你看,他们记得。”
“你说没有仇恨就没有战争……可你忘了,没有记忆,就没有爱。”
“你说我是疯子……可真正疯狂的,是你想抹去整个民族的灵魂。”
忽然,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。铁门打开,一名白衣女子走入,面容清丽,眼神平静如深潭。
“苏禾?!”萧彻猛地抬头,满脸惊骇,“你……你还活着?”
女子摇头:“我不在人间,也不在地狱。我在‘记得’之中。”
她缓步上前,蹲下身,直视他的眼睛:“萧彻,我们曾是同窗,一同发誓要医救天下。可你问我,为何世人如此痛苦?我说,因他们记太多;你说,因他们知太多。于是你选择了斩断记忆,而我选择了守护它。”
“我没错!”萧彻嘶吼,“没有记忆,就没有背叛,没有仇恨,没有战争!我可以创造一个永远安宁的世界!”
“那你告诉我,”苏禾轻声问,“当你夜里独坐,是否也曾梦见母亲为你缝衣的身影?是否也曾在梦中听见父亲唤你乳名?若这些都被删去,你还算是个人吗?”
萧彻怔住,嘴唇微微颤抖。
苏禾站起身,袖中滑出一朵紫花,放在他脚边。“这不是诅咒,是馈赠。它提醒你,你也曾是个会哭会笑的孩子,也曾爱过谁,也被谁爱过。”
她转身离去,留下一句话:
“你可以继续否认,但历史不会。人心不会。而我,会一直等你醒来。”
翌日清晨,皇帝颁布诏书:
**“自今日起,废除《净心令》,解禁所有被删典籍;赦免因传播旧史获罪之人;全国设立‘忆学堂’,教授真实过往;每年九月初九,定为‘铭记日’,举国点燃忆火,诵读先辈之言。”**
诏书传遍九州,万民沸腾。有人痛哭,有人跪谢苍天,更有老兵拄拐奔至战场遗址,将酒洒向黄土:“兄弟们,你们的名字,终于有人说了。”
数月后,九灯原迎来一场盛大的仪式。阿念抱着沈念,立于祭坛中央。九盏紫灯齐明,光柱交汇于天心,形成一道旋转的星轮。百姓手持紫花,齐声诵念:
>“我们记得。”
>“我们不说谎。”
>“我们不遗忘。”
沈念忽然挣脱阿念怀抱,迈着蹒跚步伐走向祭坛最高处。他小小的身体沐浴在光芒中,额心金纹大盛。他举起手,仿佛在召唤什么。
霎时间,天地寂静。
一道身影自光中浮现??陆知微。她不再是实体,而是由万千光点凝聚而成,衣袂飘飞,眼中含笑。
“娘亲!”沈念扑进她怀里。
陆知微紧紧抱住儿子,泪水化作星光坠落。她抬头看向阿念,轻声道:“谢谢你,守到了这一天。”
阿念哽咽难言,只重重点头。
接着,陆沉舟的身影也出现了,站在兄妹之间,神情安然。随后,是苏禾,是那些曾在壁画中出现的白衣人,是一个个曾为记忆牺牲的无名者……他们的虚影逐一显现,环绕祭坛,静静注视着这片土地。
“孩子们,”苏禾开口,声音穿透时空,“记住,真正的勇气,不是不怕痛,而是明知会痛,依然选择记得。”
沈念仰头,认真地说:“我会告诉所有人,关于你们的一切。”
众人笑了。
北斗第七星,此刻光芒大盛,宛如垂落人间的一线希望。
多年后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坐在书院讲台上,面前坐着一群少年。他翻开一本厚重的书,封面写着《大周忆史?贞元卷》。
“今天,我们要讲的,是一个关于灯的故事。”他说,“九盏灯,照亮了一段被埋葬的历史,也唤醒了一个民族的心。”
台下,一名小女孩举手:“先生,为什么叫‘忆灯’?”
老人微笑:“因为灯本身不重要,重要的是它照亮了什么。它照亮了真相,照亮了爱,也照亮了那些宁愿死去也不肯闭嘴的人。”
小女孩若有所思,忽而说道:“我昨晚梦见一位穿灰袍的阿姨,她在风雪中唱歌,歌词我没听清,但我哭了。”
老人神色一凝,缓缓起身,望向窗外。
那里,一株紫花正在春风中悄然绽放。
他轻声说:“因为她也在梦里,守护着我们。”
而在遥远的极北,第九忆阁依旧矗立雪岭之巅。紫灯长明,风吹不熄。每当月圆之夜,若有旅人经过,便会听见风中传来低语,像是母亲哼唱的歌谣,又像兄长温柔的叮嘱。
没有人知道那是不是幻觉。
但每个听过的人,都会默默摘下一朵紫花,带回家中种下。
因为他们相信??
只要还有人愿意记住,这个世界,就永远不会真正陷入黑暗。
陆知微曾说过一句话,后来被刻在九灯原的石碑上,供万人瞻仰:
>**“我愿成为风,成为雪,成为光,只为让你们记得??你们不是孤单的。”**
岁月流转,王朝更迭,唯有这句话,穿越千年,始终未改。
北斗第七星,依旧闪烁。
像一位老朋友,在时光尽头,守候着所有不肯遗忘的灵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