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秒记住【顶点小说】 www.dingdian888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马寻在一些事情上有恃无恐,常遇春也可以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。
这也算得上是棋逢对手、将遇良才,面对这么两个人,李文忠选择作壁上观,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介入这两人的‘纷争’。
互相打趣结束,马寻...
泉州城头,火光冲天,喊杀声震耳欲聋。倭寇的战船已逼近内港,城外的村庄被焚毁殆尽,浓烟滚滚,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焦土的气息。
城墙上,泉州守将陈德林手持长枪,满身血污,目光却依旧坚定。他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倭寇,心中沉重无比。敌军数量远超预期,且战术诡异,似乎早有准备。
“大人,援军何时到?”一名副将焦急地问道。
“快了。”陈德林咬牙道,“常遇春将军已率军南下,沐英也已出发,我们再撑三日,定能等来援军。”
就在此时,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,一骑飞驰而来,直奔城门。
“报??”传令兵翻身下马,单膝跪地,“援军已至五里外!沐英将军率军抵达!”
“太好了!”陈德林大喜,“快,开城门,迎接沐将军!”
城门缓缓打开,沐英身披战甲,骑着一匹黑鬃马,身后是三千精兵,火绳枪队整齐列阵,士气高昂。
“陈将军。”沐英拱手道,“我奉马寻大人之命,前来支援。”
“多谢沐将军!”陈德林激动道,“倭寇攻势猛烈,若非援军及时赶到,恐怕今日泉州难保。”
沐英点头,目光扫过战场,心中已有计较。
“陈将军,请你继续守城,我率火绳枪队在外围设伏,待倭寇攻城时,一举击溃其主力。”沐英沉声道。
“好!”陈德林应允。
沐英当即下令,火绳枪队迅速在城外高地布阵,同时派出骑兵小队骚扰敌军后方,制造混乱。
夜幕降临,倭寇营地灯火点点,喧嚣声不断。黑袍男子站在中军帐内,手中握着一封密信,嘴角露出一抹冷笑。
“大明果然反应迅速。”他低声喃喃,“但沐英不过是个年轻将领,经验尚浅,若想靠火器取胜,恐怕还差得远。”
他身旁的倭寇首领问道:“大人,明日是否继续攻城?”
“不。”黑袍男子摇头,“明日,我们诱敌深入,让沐英尝尝真正的苦头。”
……
翌日清晨,倭寇果然按兵不动,只派出小股部队佯攻城门。沐英观察半晌,心中已有疑虑。
“这不像倭寇以往的作风。”他低声对副将说道,“他们今日过于谨慎,恐怕另有埋伏。”
正思索间,一名斥候飞马而来,满脸惊慌。
“将军,敌军主力已绕过东侧山道,正朝我军火器阵地包抄而来!”
“果然!”沐英猛然起身,“传令,火绳枪队迅速转移至东侧高地,准备迎敌!”
与此同时,倭寇主力果然从东侧山道绕行,意图突袭火器阵地。然而,他们未曾料到,沐英早已设下伏兵。
当倭寇进入伏击圈,火绳枪队齐发,密集的火枪声震耳欲聋,烟雾弥漫,倭寇顿时阵型大乱。
“杀!”沐英一声令下,骑兵队从两侧包抄而出,与倭寇展开激烈厮杀。
战场上,火器的威力首次大规模展现,倭寇虽勇猛,但在火枪与骑兵夹击之下,伤亡惨重。
黑袍男子得知消息后,脸色阴沉:“大明的火器……竟有如此威力。”
他沉思片刻,随即下令:“撤兵,退回外港。”
倭寇见势不妙,迅速撤离战场,沐英并未追击,而是下令收兵,重整阵型。
此战虽胜,但损失不小,沐英深知,倭寇绝不会善罢甘休。
……
与此同时,朱?已随军抵达泉州,他并未参与战斗,而是负责救治伤员。
城中临时设立的医馆内,伤兵呻吟不断,朱?忙前忙后,施展医术,救死扶伤。他的手法娴熟,用药精准,许多重伤士兵在他的救治下得以保命。
“这位小大夫,真是神医啊!”一名士兵感激地说道。
朱?只是微微一笑,继续为下一位伤员包扎。
他心中明白,舅舅说得没错,真正的战争,不仅仅是刀剑相向,更是意志与信念的较量。
“我一定要学会更高明的医术。”他暗自下定决心。
夜深,朱?走出医馆,抬头望向夜空,心中却充满迷茫。
“舅舅说得对,我确实不是上战场的料。”他喃喃自语,“但我仍想为大明出力。”
就在这时,一名亲兵匆匆跑来,递上一封密信。
“朱公子,这是马寻大人传来的密信。”
朱?接过信,展开一看,脸色顿时一变。
信中写道:“倭寇背后,有大明内部势力勾结,已查明,幕后黑手竟是江南某位大商,此人与朝中几位重臣关系密切。你若在泉州,务必小心,不可轻信他人。”
朱?心头一震,他从未想过,倭寇的入侵,竟牵涉如此之深。
“原来,这不仅仅是一场边患,更是一场阴谋。”他低声说道。
他握紧拳头,心中燃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决心。
“我一定要查明真相。”
……
京城,皇宫御书房内,朱元璋召见马寻。
“马寻,泉州战况如何?”朱元璋问道。
“回陛下,沐英已击退倭寇第一波攻势,火器首次大规模投入战场,效果显著。”马寻拱手道。
“好!”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,“看来,你的火器计划,确实可行。”
“陛下,臣还有一事要奏。”马寻神色凝重,“倭寇背后,果然有大明内部势力支持,臣已查明,幕后之人,正是江南巨商沈万山。”
“沈万山?”朱元璋眉头一皱,“此人朕倒是听过,富可敌国,但从未涉足军政,他为何要勾结倭寇?”
“为利。”马寻沉声道,“他控制着江南最大的走私船队,若朝廷开海禁,他的利益将受到极大冲击。因此,他勾结倭寇,意图制造混乱,逼迫朝廷放弃开海禁政策。”
朱元璋脸色阴沉:“竟敢勾结外敌,破坏我大明江山,该死!”
“臣请命,彻查此案。”马寻拱手道。
“准。”朱元璋点头,“但你要小心,此案牵涉甚广,若处理不当,恐引起朝堂动荡。”
“臣明白。”马寻郑重道。
离开皇宫后,马寻回到府中,立刻召集亲信。
“立刻派人前往江南,秘密调查沈万山与倭寇的往来证据。”他下令道。
“是。”
“另外,”马寻沉声道,“通知朱?,让他在泉州务必小心,不可轻信任何人。”
“是。”
夜风呼啸,马寻站在窗前,望着京城的灯火,心中却已燃起一场风暴。
他知道,这场较量,才刚刚开始。
而他,已做好准备。
泉州城外,战火未熄,硝烟弥漫。沐英率军击退倭寇第一波攻势后,迅速整顿军队,准备迎战敌军的下一轮进攻。然而,倭寇并未如预期般再次发动攻击,反而在夜幕降临后悄然撤退,退回外港。
城中守军士气大振,但沐英却并未放松警惕。他深知,倭寇此次来犯绝非偶然,背后必有更深的谋划。
“大人,敌军撤退,是否追击?”一名副将请示。
“不。”沐英摇头,“倭寇撤退太过从容,恐怕是诱敌之计。我们不可轻举妄动。”
他随即下令,加强城外巡逻,同时派出斥候侦查敌军动向。与此同时,他亲自前往城中临时设立的医馆,探望前线伤员。
医馆内,朱?正为一名重伤士兵包扎伤口,汗水顺着额头滑落,但他依旧专注地处理伤口。
“朱公子。”沐英走进来,声音温和,“辛苦了。”
朱?抬头,微微一笑:“沐将军客气了,这是我该做的。”
沐英点头,环顾四周,见医馆内伤员众多,心中不禁沉重。
“这一战,我们虽胜,但损失不小。”他低声说道,“倭寇的战术,与以往大不相同,他们似乎早有准备。”
朱?闻言,神色一凝:“将军的意思是……他们背后,有人在指挥?”
“极有可能。”沐英沉声道,“我已经派人去查,若真如马寻大人所言,有大明内部势力勾结倭寇,那这场战事,恐怕远未结束。”
朱?心中一震,他想起舅舅的密信,心中已有猜测。
“沐将军,”他犹豫片刻,低声问道,“若真有内应,该如何应对?”
“查。”沐英目光坚定,“只要证据确凿,朝廷必不会姑息。”
朱?点头,心中却隐隐不安。他知道,若幕后黑手真的牵涉朝中重臣,那么这场较量,恐怕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复杂。
……
与此同时,倭寇大营。
黑袍男子站在帐内,手中握着一封密信,脸色阴沉。
“沐英果然不简单。”他低声喃喃,“竟能识破我们的计谋。”
身旁的倭寇首领恭敬地问道:“大人,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行动?”
“按原计划。”黑袍男子冷冷道,“让大明知道,真正的恐惧是什么。”
他展开密信,上面写着几个字??“沈万山已安排妥当,江南暗线已布。”
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,眼中闪过一丝阴狠。
“马寻,你以为这只是边患?”他低声自语,“这场棋局,才刚刚开始。”
……
京城,皇宫御书房。
朱元璋召集马寻、常遇春、华高等人议事。
“倭寇撤退,是否意味着他们已无力再战?”朱元璋问道。
“恐怕未必。”马寻沉声道,“倭寇撤退太过从容,显然是有备而来。臣怀疑,他们另有图谋。”
“另有图谋?”朱元璋皱眉,“你的意思是……”
“陛下,”马寻上前一步,语气凝重,“臣已查明,倭寇背后,确实有大明内部势力支持。幕后之人,正是江南巨商沈万山。”
此言一出,众人皆惊。
“沈万山?”常遇春怒道,“此人富可敌国,竟敢勾结倭寇?”
“为利。”马寻点头,“他掌控江南走私船队,若朝廷开海禁,他的利益将受到极大冲击。因此,他勾结倭寇,意图制造混乱,逼迫朝廷放弃开海禁政策。”
“可恶!”朱元璋拍案而起,“竟敢勾结外敌,破坏我大明江山,该死!”
“陛下,”马寻拱手道,“臣请命,彻查此案,务必揪出幕后黑手。”
朱元璋沉思片刻,点头道:“准。但你要小心,此案牵涉甚广,若处理不当,恐引起朝堂动荡。”
“臣明白。”马寻郑重道。
“另外,”朱元璋看向常遇春,“你即刻率军南下,支援泉州,务必彻底击溃倭寇。”
“是!”常遇春应命。
会议结束后,马寻走出御书房,夜风微凉,他抬头望向夜空,心中却已燃起一场风暴。
他知道,这场较量,才刚刚开始。
而他,已做好准备。